7月21日,武陟县法院通过“保全+调解”双轨发力,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超千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既保障了原告企业的合法权益,又缓解了被告企业的资金压力,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3年3月,原告河南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与被告河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某小区二期项目PC构件销售合同。截至2024年12月,被告公司只支付了部分货款,剩余1000余万元货款却拖欠不付。经多次催要无果后,原告公司向武陟县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
诉讼过程中,法院依法对被告公司的账户采取了冻结措施。办案团队利用保全这个“黄金期”,立即向被告公司释法明理、进行思想疏导,促使被告公司主动与原告公司沟通还款事宜,双方最终先以庭外和解的方式达成部分货款的偿还协议,即被告公司以“工抵房+现金支付”组合方式偿还了610万元货款。但对于剩余货款的履行方式,双方却一时僵持不下。考虑到被告公司因资金未回笼导致周转困难等实际情况,办案团队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双方就剩余货款的数额和履行方式进行充分协商,并从减少诉讼成本的角度为双方争取最大的利益平衡。经过多次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确认剩余货款430万元,由被告公司自2025年8月起每月月底前支付给原告公司50万元,直至全部清偿结束。
调解结束后,原告公司向法院提交了解除保全申请,被告公司的账户目前已解冻。双方重续合作情谊,并对法院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为企业减少讼累的司法服务举措表示高度赞赏。
涉企纠纷调解需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维护契约精神,也要为企业留足生存发展空间。武陟县法院正是秉持这一理念,从司法护航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调解策略,在努力平衡双方利益的基础上,为双方企业实质化解纠纷搭建起沟通桥梁,有力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